飘天文学网 > 妙锦传 > 第54章 立碑

第54章 立碑


朱棣回来时,妙锦刚从温泉沐浴出来,略带潮意的牛奶香气扑面而来。

  她让采琪把温泉水倒入沐浴桶,往里面注入一碗鲜牛奶。

  牛奶有安神的功效,泡澡之后,大脑神经倍感松弛。

  这些天,血腥的战争画面不时地在脑中闪现,搅得她心神不宁。

  朱棣走到她身边,在粉嫩的耳垂上轻轻啜吻了几下。

  她心尖微颤,拉着他的衣襟,提示他继续。

  他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先吃饭”。

  娇俏的脸上染了一层红晕,如同四月枝头刚成熟的杏子,令人想亲口品尝她的甜蜜。

  “今天气色好了些”,他的眼神温柔如水,轻柔安抚着她的头顶秀发,“我在郑村坝立了块碑,所有阵亡将士都埋在一起,但愿能警醒后人”。

  她抓紧他的手,眼圈湿润。

  “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心病还得心药医,他得帮妙锦打开心结。

  两碗清甜可口的南瓜疙瘩汤,半盘酱炒鸡脯,妙锦吃得滚瓜肚圆。

  见妙锦胃口不错,朱棣也食欲大增,把桌上剩余的饭菜,风卷残云般打扫干净。

  饭后,二人在廊子上散步消食,妙锦把郭芸兮写的信给他看。

  他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还给了妙锦。

  情报之事一向由妙锦负责,无论郭铭降与不降,朱棣都必须得赢。

  即使朱允炆失败几十次,他仍是众人公认的皇帝,而朱棣只要败一次,就可能为死囚,并且祸及子孙。

  忽然,一阵冷风吹过,妙锦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朱棣赶紧带着她回屋。

  寝室,炭盆内的火苗跳得正欢,妙锦递给朱棣一份名单。

  上次留在京师的暗卫,徐增寿全都安排到了李景隆的麾下,名单上记录的是暗卫现在的姓名、职务和顶头上司等情况。

  朱棣细细地看着,把上面的信息全都刻到脑子里,以备来日在战场上用。

  他记忆力惊人,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名单还了回去。

  这么快?!都记住了?!妙锦满心疑惑地看向他。

  小菜一碟,他笑着微微点头,嘴角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再复杂些的内容也不在话下。

  妙锦把名单扔到炭盆里烧掉,她也记住了。

  记在脑子里,方能随时信手拈来。

  如果没有令人惊艳的才情、智慧,再美的容貌也会流于平庸。

  妙锦的智力,足以与他匹敌,这才是最令他心动之处。

  清泉般幽静的眸子中,燃烧着奇异的火焰,散发出的生命热情令他惊心动魄。

  他为她解下发簪,让乌黑的秀发如瀑布般洒落下来。

  手指穿过柔软的发丝,捧起娇艳的脸庞,怜爱而细密的亲吻着。

  内衣单薄,襟口的系带散开了,里面春光乍泄,妙锦慌忙盖上他的眼。

  他轻笑一声,不想让看的已经看见了。

  健臂一抗,把她轻抛进床榻,解开床前的薄纱帷幔。

  回眸一看,她两颊泛起桃红,眼波微醉,无声邀约。

  第二天清晨,两人用过早饭,一起骑马出城,在郑村坝石碑前停下。

  荒坝上,战争的痕迹已所剩不多,短短十余日,令人恍如隔世。

  妙锦在石碑前站定,心情沉重地祭奠亡灵。

  “兹者奸臣浊乱朝纲,同谋不轨,图倾基业,覆灭诸王,调发将士,披坚持锐,列阵成行,以兵向我。故不得已,亲率精兵,与尔交战。而我之将士,思念太祖高皇帝恩养厚德,忘生取死,心无怖惧,忠诚感通,神明昭鉴,虽众寡不侔,行见推败,尚念诸将士,毙于矢石锋刃水火之中,其畴之仇何罪而至此哉?缘其不慧,为奸所惑,驱之于死地,可哀也已。命僧修荐,因此资冥福,拔昏垫之途,趋往生之路。复念尔等骸骨暴露于山野。雨淋日炙,顾视弗忍,乃命收什瘗于北山之原,封以厚土,树以佳木,俾永久而不坏也。”

  朱允炆、李景隆这样不堪一击的战斗力,如何护卫天下苍生?如何抵御外敌入侵?

  终止自相残杀的最有效办法,是帮助最具综合实力的一方快速胜出,正如当年名儒叶兑向先帝献计,妙锦现在所做的一切正是此意。

  切合实际的理想和强悍的战斗力,在综合实力中缺一不可。

  而这一切,朱棣全都具备。

  愿诸位将士在天之灵护佑朱棣早日成功。

  当天,朱棣下令释放所有被俘将士,听说其中有皇陵的守卫,特地把他们找来,发放钱粮,让他们回去继续守陵,

  “幼冲不思祖宗陵寝为重,守卒以调而来,天下士马固多,岂少此数人?”

  冬季休战时间,除了整顿兵马以备来年再战,朱棣再次向建文帝朱允炆上呈奏书,强硬要求朝廷将黄子澄、齐泰等“奸臣”发来燕兵营前问罪。

  先帝当初封藩的用意,正是让藩王掌控兵权。

  朱棣此番上书,大量援引《皇明祖训》中关于藩王训兵的规定,来论证自己起兵的合理性,以争取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臣请帅精兵三十五万,直抵京城索取去也”。

  如果朝廷不答应他的要求,他便亲自率三十五万精兵,到京师锁拿。

  这并非空口白牙的口水仗,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转守为攻的实力。

  这份奏书送出去不久,一位朝廷官员奉李景隆之命来到北平,劝说朱棣谨遵臣道。

  此人名为高巍,因为孝顺父母曾受到先帝嘉奖,于洪武十七年由太学生到前军都督府任职。

  建文帝朱允炆定下削藩之策后,高巍主张以“推恩”的方式逐渐削弱藩王实力。

  此次,他毛遂自荐,请求到北平劝说燕王,代表李景隆与燕王讲和。

  讲和的前提是,燕王对建文帝俯首称臣。

  朱棣躲着不见。

  高巍心性坚定,一片赤诚,每天到王府门口报到。

  据说这位夫子,讲起道理来气吞山河,滔滔不绝,拦都拦不住。

  朱棣哪有讲和的心思,不打到京师,他是不会罢休的。

  被人整天堵在门口,朱棣躲在王府都不敢出去。

  见他这副狼狈样,妙锦笑道:“不如我出去,把他轰走,反正我刁蛮的名声,已人尽皆知,不怕再添一桩”。

  朱棣扶额长叹,“你要惹得起,就去吧,只是千万别把人伤了”。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妙锦翩然而去。

  憋在王府这么久,再不运动,浑身上下都要生锈了。

  妙锦带上女卫骑马出府,活动筋骨。

  正在王府门口焦急等待的高巍大人,一见大门打开,立刻挺直了腰板,没想到出来的一个小姑娘,心中顿时泄了气。

  燕王殿下,究竟要躲到几时呢?

  妙锦有心逗逗他,她微垂双眸,一拉缰绳,绕着高巍转了几圈。

  只是转圈,并不问话。

  起初,高巍略显惊慌,后来竟然怒了,红着脸呵斥道:“我乃堂堂朝廷命官,你是何人?竟敢如此无礼”。

  妙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样干等着,多没意思啊,给你来点儿刺激的,威胁一下人身安全,看你明天还敢来不?

  王府别人不敢动手,她是敢的。

  即便是建文帝,也不会因为这点儿小错惩罚她。

  不过,她是文明人,不屑于动手,她只是变着法子恐吓。

  喝着茶水,吃着点心,把朱棣堵在王府不敢出来,你以为你是来免费旅游的,也太清闲,太会享受了吧。

  本小姐的招数多呢,总能让你知难而退。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631267/1111110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