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鲜衣怒马行且知全文阅读 > 第232章 外皮轻薄似蝉翼. 内裹百味入诗篇

第232章 外皮轻薄似蝉翼. 内裹百味入诗篇


朱昊和子君在宾馆的房间里说了一夜的情话,度过了一个美妙甜蜜的夜晚,

  饿了就去隔壁房间喊上几个同学到宾馆外面的小吃店里吃点夜宵喝点啤酒。

  本来宾馆里有送餐到房间的服务的,可是子君不同意,说花那个钱干什么?不如自己走出去吃一点节省多了,朱昊只好由她。

  两人在房间里相拥着说了一夜的话一点

  倒也不感觉到无聊,这也是他们相识相爱以来第一次在没有纪律的约束下,没有羚姐的注视下,单独安心的在一起,

  他们甚至做好了打算,等以后两人都离开部队了之后一定要去一次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和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住上一段时间好好享受一下人生,弥补一下子君缺失的快乐童年,

  并且  商量好了,去一次天府之国成都,游玩之后再自驾游进藏。

  一番激情之后,子君把头靠在朱昊的胸膛上,憧憬的说:老公,你说的这些一定能实现的,是吧?

  是的,我发誓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一个男人为了实现自己女人的梦想而奋斗,那是最值得骄傲,最有动力的事情,子君,相信我。

  那我回去后就开始存钱做准备了啊!

  好的,我也要开始存钱了,不再浪费乱花钱了。

  唔,你真好,

  于是,一室春暧,一夜春潮。

  第二天一早,朱昊醒来之后在绿树成荫的宾馆里跑了几圈醒醒酒,回到房间把子君拉起床一起去宾馆餐厅吃了免费的自助早餐,

  这时子君的手机响了

  ,是家里打来的,子君把电话递给朱昊,朱昊接了,是妈妈打来的,说今天吃卷饼,让朱昊去菜市场买几斤卷饼皮和菜,朱昊答应了,挂了电话之后一直在回忆盘算着该买些什么菜,

  等同学们陆续都起床了,大家互相告别之后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就散会了,

  这一次的同学聚会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

  朱昊开车带着子君来到了丽水市区最大的菜市场府前菜市场,停好车后朱昊带着子君来到了菜市场外面的一个角落里,

  长长的队伍排着在买东西,这个说给我两斤,那个说给我五斤,子君奇怪了问朱昊:他们在抢什么东西啊?

  朱昊说:我们到前面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挤到队伍最前面,子君个子高,不需要踮起脚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形,

  只见一个小摊子摆了

  一个大大的蜂窝煤炉,火红的煤饼上

  盖了一片平整的大铁板,

  一个阿姨一个中年男人

  面前摆着一个大  盆子,里面装着调好的面粉糊,只见一人抓起一坨面团,在处理干净后烧的滚烫的铁板上抹了一圈,手腕子灵活的一转就

  画出了一个圆形的饼皮,

  几秒钟之后,饼皮的四周在高温的炙烤下已经微微翘起边缘,只见阿姨用一把小铲子在饼皮四周熟练的划了一个圈,轻轻一铲一翻,整张薄薄的面皮就翻了个身,一两秒之后就熟了,

  阿姨抓起面皮一抛正好丢在已经做好的饼皮上叠好,

  一套动作程序做下来如庖丁解牛行云流水般收放自如,简直已经把这门手艺做成了一门艺术。

  x朱昊从小到大见多了,也不以为异,子君可是看的目瞪口呆,情不自禁的抓着朱昊的胳膊说:这也太牛了吧。

  朱昊笑笑:老板给我来两斤,哎,对了,一斤有多少个啊?

  我家的比别人的薄一些,所以一斤就多几个,差不多一斤有十五六个饼吧,

  好,来两斤皮,还是十五块一斤吗?

  朱昊拎着卷饼皮牵着子君的手走进菜市场里买菜了,一边走一边朗诵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  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  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  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  尔。"康肃笑而遣之。

  子君瞪着漂亮的大眼睛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来了一大段莫名其妙的古文,朱昊说:这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名篇《卖油翁》,

  文中大致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做熟练了,能做到了极致,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庖丁解牛如此,卖油翁如此我觉得其他手艺可如此,读书能如此,军事训练亦能如此。

  子君点点头道:我的男人真棒,我记下来了,以后用来写作训工作报告用得上。

  两人在偌大的菜市场

  逛了一圈,买了很多包卷饼吃的菜之后提着大袋小袋离开了菜市场回家。

  回到家之后,妈妈接过菜就开始去忙活午饭了,朱昊向羚姐说了昨天同学会的一些情况,几个人坐着喝茶聊天,子君和羚姐帮着妈妈做菜,十一点多,老爸回来了,进门就喊饿了,看到满满一大桌子菜和卷饼皮,开心的说:哦吼,今天吃卷饼啊,每年就吃一次,这么快又到端午了,

  感叹道:现在不是当年的苦日子了,想吃什么不需要凑过年过节的了,想吃什么说一声,随时可以吃的。妈妈又大声喊:各位小姐少爷过来吃卷饼了!

  朱昊去把外婆背来出来坐好,

  羚姐给大家倒上饮料和啤酒。今天的菜很普通,数量样式却很多,都是一些家常菜,有炒豆芽、炒四季豆、炒水发鱿鱼、煎鸡蛋切丝、清水煮五花肉切丝、炒蒜苔、

  炒洋葱、豆腐干炒韭菜、炒水发炸猪皮、油炸粉干末、油炸花生米、生黄瓜丝等等十几二十多个菜,  还有一大锅清炖老番鸭汤。

  羚姐和子君看着一大桌子的菜和卷饼皮发呆,不知如何下手,

  朱昊用纸巾把自己面前的一块桌面擦干净,撕开一张薄薄的卷饼皮平铺在桌上,用筷子把各种菜都夹了一点放在饼皮上码好,堆成一排长条形,在饼皮的尾部折了一折,然后把饼皮紧紧的贴着各种菜自外往内卷起来卷成一个棍子状的圆柱形长条,

  一共卷了三个,首先拿给给外婆一个先吃,再给子君和羚姐每人一个,

  羚姐学着他的动作也卷了一个递给朱昊,

  朱昊接过说了声谢谢、咬了一大口吃下,喝了一口啤酒说:这个叫卷饼,是丽水人在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传统美食,看起来大概跟山东大煎饼,天津煎饼果子,北方人鸡蛋灌饼差不多,但是却不一样的,这食物是独属南方沿海地区的浪漫风俗习惯。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日本的一些落魄幕府武士和一些浪人流氓集结在一起跑到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东南倭寇之患,百姓苦不堪言,时刻处于水深火热动荡不安之中,由于倭寇居无定所,常年在海上游荡,抢了就跑,明朝官军拿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办法,一出动围剿就跑了,官兵一撤军,马上又回来作恶了,官府也是无可奈何,天杀的狗日本鬼子!后来终于出了一个大救星,大英雄,那就是沿海一带赫赫威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和俞大猷将军,其中俞大猷将军还是我们丽水本地人,至今在丽水城里大水门他的故居一带还有一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叫大猷街,

  现在夜市的位置继光街也是丽水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将军而命名的。

  说远了,朱昊又喝了一口酒,看着听的津津有味的家人们,接下去又继续说:

  有一年端午节戚家军因为朝廷高官腐败导致军粮没有及时供应上,很多将士甚至要饿着肚子上阵杀敌,戚家军的军纪极严,十分爱护百姓,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美名,这跟我人民解放军的作风是一样的,可是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大家说都过节了军中的孩子们还饿着肚子为我们打仗杀敌,于是家家户户自发的拿出家中仅有米面食物准备做军粮送去给戚家军食用,考虑到便于保存和运输的问题,就想出了用面粉调成面糊烙成饼皮,再把各种做好的菜肴包进去后做成卷饼送到了军中。

  将士们吃了百姓送来的食物后,大为感动,纷纷决心奋勇杀敌以报百姓爱护之大恩。

  后来戚家军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终于赶跑了倭寇。

  在浙江沿海的台州、宁波,丽水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英勇顽强,为民杀敌的戚家军的丰功伟绩,每年端午节吃卷饼的这个传统就逐渐流传了下来,也就成了丽水人独特的风俗习惯。

  朱昊讲完了,听的入神的羚姐和子君鼓起掌来,爸妈也难得的点点头露出微笑,

  羚姐托着腮想了一会儿说:老公你说的很精彩,今天吃的这个卷饼很好吃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我写了一首诗你听听觉得怎么样?

  朱昊说:娘子写的诗自然是极好的,念来为夫拜读一下吧!

  羚姐脱口而出:

  五月端阳雨泼天,

  将军杀敌奋勇先,

  菜青肉美正当鲜

  外皮轻薄似蝉翼

  内裹美味入诗篇。

  朱昊一震,羚姐确实是才女啊!随便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词来。

  啪啪啪,朱昊心悦诚服的鼓起掌来说:娘子大才,可堪比薛涛,无逊于易安也!我去拿纸笔记下来。

  羚姐俏脸微红:别那么夸张啦,还不是跟你学的?你看下韵律、平仄有没有用错的地方,哪里有需要修改的?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我回去后就当作业交上去了。希望不要被导师嫌弃。

  可以的,可以的,以我的水平实在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确实很不错!朱昊一个劲的夸奖道,

  心中却是不无感慨:

  这样的女人跟着自己心甘情愿的做一个家庭主妇,这真的好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79349/1111093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