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宋小商圣大结局 > 第221章 海渊中的潜龙

第221章 海渊中的潜龙


"设伏?精辟矣!公子此言如晨钟暮鼓,唤醒迷途之人,诚乃高明之策也!"

  独眼龙三首领此刻竟自行揣摩出了陈铭未曾说出的后二字,他猛地一拍膝甲,毅然起身说道。

  "如今吾辈居于天时之地利,倭寇无法追踪至我们所在,正宜借机痛击,令其伤筋动骨,否则一旦春潮转向,彼等卷土重来,我等能否安然应对,尚未可知矣!"

  麻脸六首领闻此,连连颔首,显而易见,他对这个伏击计划亦是深感认同。

  宝座上的大首领汪巡检瞥了一眼默然不语的四首领,见他虽未开口,却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汪巡检对着各位首领言道:"既众皆赞同铭公子之谋略,那便毋庸拖延,此事便由三首领全面指挥此次战役,依铭公子所提策略行事!"

  群雄闻声,纷纷起身,表示遵从。

  三首领接过指令,毫不犹豫地着手调度兵马。

  他首先下令:"孤亲率岛上修为最高的一支兄弟队伍前往接应幺弟,六首领则需立即出海联络各岛屿舟舰,约定在衢山岛与大小长涂山岛之间集结……"

  麻脸六首领听罢,立刻走出队列,恭敬领命。

  三首领又道:"四首领留在嵊泗本岛,负责保护铭公子及大首领的安全……"

  大光头四首领闻讯,即刻起身,毅然领命。

  陈铭此时却缓步起身道:"列位,三首领之安排极为适宜,对于四首领留守之事,在下完全赞同,然而在下却无意留守,愿与众位一同出海抗敌倭寇!"

  "公子,请勿涉险呐!"

  "公子还需三思啊……"

  众人一听此言,顿时心头一阵慌乱。

  包括汪巡检在内的所有人,当下齐刷刷起身,纷纷向陈铭进谏劝阻。

  陈铭却坚定地摇头道:"我既已踏足舟山,便视同袍为一体,焉有临危退避之理乎……"

  "且今后我等欲倚仗这片大海谋求发展,在下更需熟稔海上之事……"

  "公子,海上的事务熟悉与否,不必急在这朝夕之间……"

  独眼龙三首领再次恳切劝诫道。

  郑焕也焦急地上前劝告:"三首领所言极是,公子肩负皇恩重任,贵体千金……"

  陈铭举起一只手,道:"诸位的关切,在下感激不尽,但正如郑百户所言,在下肩负皇命,皇上亦不愿麾下皆为胆小怕死者……

  故尔,诸位无需再多言,速速准备登舟出航吧!"

  见陈铭立场坚定,甚至搬出了皇上,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各自领命,分头行动起来。

  "欢兄,赵兄,在下并非一时冲动,实有内在原因,事出突然未能预先告知,还望海涵……"

  "其中原因,一是关乎大义,此事无需赘言……"

  "二是我们要镇慑此地的地头蛇,必须在武力上树立威严……"

  "第三点,我欲亲自探查倭寇与海匪各自的实力底蕴,毕竟我等未来是要组建海军守护海域的……"

  "至于末了,我身负天庭钦差之名,那些倭寇尚不敢胆大妄为,对我天朝钦差不利,因此此行应是化险为夷。"

  陈铭将郑焕与赵德柱唤至身边,开始阐述实情,阐明道理。

  "弟子愿追随公子左右,共赴修行之路……"

  二人深知陈铭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调遣。

  "如此,自当欣喜。然此次行动,我们必须分道扬镳。欢哥留守嵊泗岛,协同汪巡检固守阵脚,稳定民心,并着重防范倭寇的突然袭击……"

  "此外,赵兄与金师弟随我一同出海历练,而老郗留在你身边,必会有所助益。"

  "最后,还需告知四当家,务必确保汪巡检的安全!"

  陈铭迅速对麾下人马进行了合理分工。

  时间荏苒,郑焕仔细记下陈铭的指示,只能按计划行事。

  陈铭则携赵德柱和金如铁,准备好了法宝与修炼用具,疾步走向码头。

  独眼龙三当家已在码头督阵,指挥手下修士与民壮们搬运物资至一艘艘战舰之上……

  嵊泗岛码头附近,停泊着二十几艘灵海舟。

  得益于嵊泗岛天然良港的深水条件,这些船只得以顺利靠岸。

  三当家乘坐的是出海旗舰,乃他自家船队中唯一的福运宝船,虽是二号型号,比起真正的大型福运宝船略小一号,全长八丈,宽一丈九尺,舱深一丈。

  此船拥有六百载重,较之前招抚之时前往天津卫的那艘普通海船更大一号,后者并非用于战斗的战舰。

  福运宝船的特点在于船首尖锐,船尾宽阔,两端上翘,船头船尾皆高昂,后方是一座巍峨的艉楼。

  宝船上装配了一门红夷大炮,六门千斤佛郎机,四门碗口铳,十张火药弩,十支飞鹰枪,四十个喷筒,以及三百支火箭。

  除旗舰外,还包括三艘哨戒舟及六艘海沧舟。

  剩余船只则是苍山舟。

  哨戒舟形制与二号福运宝船大致相同,只是体积稍小一圈,且没有福运宝船那样高耸的艉楼,仅有一层。

  哨戒舟装备有一门红夷大炮,五座千斤佛郎机,三门百子碗口铳,十支飞鹰枪,二十个喷筒,以及三百支神机箭。

  此种哨戒舟可视为小型化的福运宝船,约有三百余载重。

  海沧舟在尺寸上相较于前两者更小些,在陈铭这位来自后世,见识过众多巨轮之人的眼里,无非就是一艘放大版的小艇罢了。

  海沧舟长约七丈五尺,宽约一丈八尺,舱深约为八尺。

  海沧舟的火力配置同样完备,配有四门千斤大佛郎机炮、三个碗口铳、四十个喷筒以及一百支火箭。

  最小型的苍山舟共有十几艘,实际上也可视作海沧舟的一个变种,苍山舟和海沧舟的载重量在一百至二百载重之间不等。

  苍云船长七寻,宽越一丈三尺,舱深七尺五寸,此种船型首尾皆阔,搭载双桅、十楫。航行之际,帆楫并用,乘风张帆,无风则摇楫,行速迅捷如电。船上配备有重炮两尊,破浪口炮三门,疾羽铳四门,炽炎喷筒二十具,以及烈焰火箭一百枝。除此之外,各舰尚配有烽火罐、炽焱砖等近身攻伐秘宝若干。

  赴舟山之前,陈铭已研读过诸多典籍,了解到这片海域海盗势力之强大,其武器配备虽与昔日鼎盛时期的明朝水师有所差异,但也相差无几,甚至犹有过之,相较于当今水师更是威力倍增。究其原因,皆因他们倚仗这些利器以暴富。

  故而对于那些盘踞在大明沿海的海盗而言,这般武备或许并非最巅峰之境,但自保有余已是确凿无疑之事。然而此刻无暇探讨战船之精良与否,战斗迫在眉睫,所有人正忙碌于备战之中……

  片刻后,物资补给及丹药装载完毕,所有战舰纷纷解缆扬帆,趁风势出港。离港之后,其中最大的一艘福船并未随舰队一同前往花岛海域,而是改道领着两艘苍云船驶向衢山岛海域。此举乃陈铭之提议,福船固然坚厚耐战、火力雄浑,然其机动性能欠佳,易于成为敌人的活靶。身为海上骁勇之士,三当家听罢此议,自然欣然接纳,依计行事。

  十余艘各具特色的明朝式海船,迎风展帆,沿着风向直指战场所在之地……陈铭与三当家携众站立于甲板之上,衣袂猎猎作响,耳畔只闻呼啸海风,身后映衬着一片瑰丽的晚霞。

  “海上风力强劲,夜幕将至,公子还是尽早回舱为宜。”三当家收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对陈铭如此言道。

  陈铭挥了挥手,意犹未尽地道:“无妨,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再多看看也无妨。”

  三当家见陈铭屹立船头,初涉海洋却毫无不适之态,不禁惊叹道:“公子首次航海竟能镇定自若,未曾晕船,实在是少见。”

  “这也算是缘分使然,或许也得益于兄弟们驾驶技术高超吧。”陈铭淡然一笑,对于穿越的秘密,自知难以启齿,再说出去亦无人会信。

  一番笑谈过后,夕阳西沉,众人只得返回舱内。待到次日辰时,船队经过一夜疾驰,终于抵达花岛海域。遥望远方,已然可见天际处点点帆影……

  然而,不亲眼所见,便不知其严重。透过望远镜细观之下,陈铭与三当家心头皆是一紧。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55536/1111094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