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我要做太孙大结局 > 第493章 廷议迁都

第493章 廷议迁都


  齐泰道:“回禀陛下,诸位大人,在列女传中就把蔡文姬写成一传,她是大儒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等,至今存留的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更是被广为流传。”

  “如果要论德行的话,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也没有记载他奉养公婆的事……

  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又做主把她嫁给董祀……因此蔡文姬一有三任夫君,如果按照今天的看法,就连她也没有资格入传。”

  暴昭在一旁补充说道:“还有离家私奔,当垆卖酒的卓文君,也没有资格进入列女传。”

  景清道:“王夫之《诗广传》云:“古者无少寡之妇;夫死而田归,无以养之,则嫁之也。惟老而无夫曰寡。”

  还有《管子·入回篇》云:“凡回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女无夫日寡,取鳏寡而和合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

  由此可知,妇人再嫁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官府不应当对之加以干涉,好让“鳏寡孤独”中的可怜人结合,这也是仁政的一种表现……”

  “所以微臣觉得,从黄道婆的事迹里面,不应当过多苛责……”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停留这么久,就是因为程朱理学对于妇道人家的禁锢实在是太深了,影响也太可恶!

  其实宋朝以前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在妇道妇德上的约束就太强烈了,改嫁成了一件被人指指点点,引人非议的事!

  再加上缠足之风盛行,所以女人只存留在后院之中,真正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最后朱允熥一锤定音的说道:“黄道婆改进技艺,造福一方百姓,天下为之颂扬,应当著书立传!

  至于她受到婆家的虐待,而逃离夫家的事……”

  朱允熥眼睛扫过众人,语气之中带了三分火气说道:“朕看这是该当的!地方官有教化百姓,让百姓夫妇恩爱、公婆和睦的职责,

  如果实在难以为继,那也可以和离,被逼的逃离夫家,可以想象虐待何等严重!这是她夫家的不是!”

  这也就是明初,真到了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他的得这番言论肯定会被人劝谏的!

  朱允熥吩咐道:“还有,列女传中的桓氏、赵媛姜、叔先雄剔除出去,以后不许再颂扬她们,还有荀采,也不在立传!”

  “桓氏青年丧夫,为了避免再嫁的命运桓氏没有回到其家族,面对同宗的劝,居然割了自己的耳朵表明决心,

  女子丧夫再嫁有什么不可,在当时谁也不会什么,反而家中会支持她,她却这么做,这算什么德行?这让后来的寡居妇人如何自处?”

  “和她一般作为的还有荀采,居然自缢而死,实在不知所谓!”

  荀采是荀爽之***瑜之妻,颍川荀氏与南阳阴氏都是东汉名族,两者联姻也很正常。

  阴瑜在荀采十九岁时就逝世了,荀爽又打算把她嫁给同郡郭奕,为了让荀采回家荀爽还采取了装病策略。

  不过荀采也没就范,揣着利刃时刻准备着自尽,她最终在郭氏族中自缢,并且用妆粉写下自己的遗愿:身故后送她回到阴氏。

  作为她们自己来说,夫妻伉俪情深,为亡夫守贞,这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要把她们作为楷模,供后世女子效法,就太过了。

  如此夫妻恩爱、忠贞不渝的也有,但是又有多少呢?

  更多的人,改嫁才是最终的选择和归宿。

  可一旦这样的事迹被标榜起来,别人就会拿这个来约束寡妇。

  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宣扬!

  “还有赵媛姜,建安五年她的夫君盛道聚众在益州叛乱,事败后夫妻一起被捕下狱。赵媛姜主动劝说盛道潜逃,自己留在狱中搪塞,

  导致叛贼逃脱,如此不顾纲常法纪,居然也被列在列女传当中,难道爱护丈夫孩子,就能够纵容叛贼,为祸百姓吗!”

  朱允熥气愤的说道:“还有那个叔先雄,她的父亲叔泥和,奉命拜谒巴郡太守时落水身亡,连遗体也无从寻找,她痛哭不已这能理解,但是她却跑到父亲落水处,自寻短见,跳水身亡!

  像这样的事居然也被写进了列女传,难道朝廷要鼓励所有的女子都要这么自寻短见吗!我看刘向真是老糊涂了!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

  吩咐道:“你们礼部会同翰林院,要把这些乱七八糟,肮脏污秽的事例全部踢出去!这种事也能够立传,荒简荒谬!”

  任亨泰赶紧行礼答道:“是,微臣遵命!”

  都看得出来陛下这时候有点生气,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朱允熥道:“编撰女书,重在德才,德为家国天下之德,才为经世致用之才!

  对朝廷,对天下,对百姓有益处的就可以广为流传,那些糟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他的这番话,等于是给书籍的编撰下了一个总纲,让下面的人知道该怎么做。

  这事说完,众人才缓了一口气。

  齐泰道:“陛下初登大宝,听说燕王和周王愿意让出自己的封地,让朝廷迁都于此,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几位心腹大臣,一个个望着朱允熥,想从他的口中得到答案。

  迁都并不是一件小可的事,朱允熥虽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可还要与自己的心腹通通气,免得有人再提议迁都的时候,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

  朱允熥便说道:“关于迁都的益处,不用说大家都明白,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但是迁都有什么样的妨碍,有什么不便,却没有人提出来,这也想听听你们的对于前途的危害有何考量,

  齐泰,既然你提出来,就从你开始吧。”

  “是,微臣遵命!”

  齐泰略微思想了一下,说道:“陛下,原本所以的迁都位置,开封和凤阳久经战乱,破败不堪,已经无法承担都城的重任,而且开封就在黄河边上,治理黄河水患要花费极大的功夫,

  而且一旦有敌人决开黄河,那么开封将会是一片泽国,都城乃人心汇聚之地,都城若是不保,人心必然涣散……”

  “在地理上,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面都有易守难攻的关口,被称为“四塞之国”。关中平原可以提供一定的粮食支持,而大后方的四川盆地、河西走廊也可以提供粮食、马匹等重要的资源。

  但是,诸位大人,自从唐朝之后,中原王朝就没有任何定都于此,这说明西安的地理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在以往的时期,河西走廊、蒙古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没有兴起,关中的大后方那是十分安全,而巴蜀也不能对关中产生威胁,关中的政权只需要重兵防御东边的函谷关就可以了,所谓“独以一面制诸侯”。”

  “唐朝以来,西北一带的羌族、吐蕃崛起,他们对关中的威胁更大,他们可以随时进攻长安,但是唐朝却无法攻入他们地方。

  这时候关中的大后方已经成为了大威胁,可谓是腹背受敌,这时候定都西安,就是将自己陷于四战之地。”

  “因此从朝廷安全的角度来说,微臣觉得应当排除关中!”

  顿了顿,齐泰又说道:“此外,在唐朝以前,天下的粮草赋税之地乃是在北方,关中沃野千里有天府之国之称,定都关中确实有利于控制天下,但是现在关中地区无论是人口,还是钱粮,都远不及江南,

  受到的破坏也越发严重起来,粮食生产难以自足,所以诸位同僚,如今的观众关中再也不是富庶之地了。

  唐朝的时候尚且需要从江南运输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后来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粮道经常被截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朝才将首都定于开封。”

  景清说道:“那你的意思是凤阳、开封、和西安都不适合建立都城,难道北平就合适吗?”

  齐泰摇摇头道:“北平也不适合!”

  “愿闻其详!”

  “都城是朝廷的权力聚集所在,迁都北平相当于是将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这就相当于把粮草赋税之地撇在一旁,如何是明智之选?

  再说了,蒙元残余势力的隐患巨大,现在他们分成三部分,瓦刺、鞑靼、兀良哈三卫,虽说兀良哈三卫现在臣服于大明,他总会有些貌合神离,并非死心塌地……

  还有建州女真各部的势力,都不可忽略……

  都城建在北平,固然可以便于集结、调度指挥军队北伐外,获得将士们的忠心,可是北平这个地方距离战场实在是太近了!”

  暴昭说道:“我听人说大军距离前线越近,越能够快速反应,集结兵马,展开战争……”

  铁铉忍不住说了:“都城距离战场太近,一旦有个闪失,敌人就会立即打到城下,这对于朝廷的威望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作为都城,一定要有缓冲的余地,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遣集结兵马,以应对敌人……”

  铁铉的话里表达的,就是北平府没有战略纵深!

  一旦敌人打过来,马上就会兵临城下!

  而作为政权的中心,每一次敌人打到这里,就是狠狠的打脸!

  而都城距离战场有一段距离的话,就算是前线失利,也有充足的时间调集粮草和兵马入京!

  而敌人打到这里,也多半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没有多少余力保持强势。

  这个时候展开反攻,是最好不过的了!

  历史上明朝皇帝的脸,就多次被按到地上来回摩擦!

  因为外敌几次都打到城下,甚至在“大明战神”那个时候,皇帝都被掳走了,差一点亡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说的固然威风凛凛,固然铁骨铮铮,固然听着让人热血沸腾!

  可不明智,就是不明智!

  任谁也难以掩盖!

  练子宁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如今京城各项都已经建设完毕,如果要迁都的话,光是建造都城和皇宫,估计都要花费十年的时间!这其中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有,如果迁都北平,江南的赋税钱粮必然要运到那里,漕运能否跟得上?光治理河道,就要花费多少钱粮你们计算过吗?

  而且也不是一次修好就可以了,几乎每年都要维护,每年都要投入一大笔钱进去,并且还要使用大量的民夫,这也是一大笔消耗……

  一旦遇上洪水或者干旱,运河爆发洪水,或者水量减少,都会影响漕运!

  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难道大量的钱财粮食就留在这里吗?”

  蹇义看了看众人,道:“害处还不止于此啊……北平原本是抵抗、进攻北方和关外势力的一个重要战略城池,

  一旦北平成为大明的都城,势必就会将原本均衡布置边防的军队向北平集结收缩,长城以外更还有多少大明的军队驻守?

  所以九边的防守势必会打破均衡,给敌人可乘之机!

  虽然北平附近的确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但是此时的北平完全暴露在关外势力的直接威胁之下,得不偿失啊……”

  朱允熥点点头,蹇义所说的正是在发生在明朝的事。

  北平一旦作为京城,就要集结大量的人马在那里,就是为了守护,以防万一。

  可这样一来的话,其他地方的防守力量就会变得薄弱了。

  可即便是这样,也挡不住敌人兵临城下!

  工部尚书秦逵,行礼道:“各位大人,无论西安,或者是开封、洛阳,以及北平都不适合有大量的人口,因为这些地方一旦汇入大量人口,

  黄河中上游地区成为了营建京城的所需木材供应地,森林就会遭到大量的砍伐,就会导致黄河水患加剧,

  大量的泥沙被奔腾而下的黄河携裹而下,加剧黄河“地上河”的程度,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势必要在黄河北岸修筑了双重大堤,才能使黄河南流,以免影响漕运,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2923730/713376955.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